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金是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养老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退休或达到领取待遇条件后按月领取的钱,就叫基本养老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制度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由个人自愿建立、完全积累的养老储备。参与者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以实现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提升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它们的定位不同、功能不同,主要区别如下:
1.缴纳方式不同
基本养老保险采用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实行的是社会互济,“代际赡养”。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
2.领取额度不同
正常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金都是在到达退休条件后才能够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一直供养到参保人去世为止,不会因为个人的缴费额度而停止发放待遇,终生领取。
个人养老金以账户金额为领取上限,领完为止。
3.运作方式不同
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统一支出管理和投资管理,特点是广覆盖、保基本。
个人养老金由参与人根据自己的投资意愿,自由选择商业养老保险、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和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进行投资。收益多少、是否会亏损本金,与自身的投资行为有直接关系,最终结果自行承担。
4.税收不同
基本养老保险领取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养老金在领取时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5.经办机构不同
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可通过工作单位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地社保机构办理(灵活就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口所在地社区街道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或通过线上办理。
个人养老金参与者需自主选择符合规定的金融机构开立账户进行办理。
基本养老保险属于社保基础保障,政府信用担保,是整个养老体系的基石,旨在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个人养老金明确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旨在满足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提高退休生活质量。说白了,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的是我们未来的“吃饭钱”,而个人养老金是未来的“品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