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官方网站 今天是
沈阳社保微信公众号 舒心社保智能问答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养老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养老资讯
初心如磐担使命 奋楫笃行惠民生——2024年人社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12-31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即将过去的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各级人社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把“两个维护”落实到人社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外国专家引进使用和服务保障机制,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好企业发展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战略指引和行动指南。

  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发布,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首次从中央层面出台促就业综合性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总体要求和重要举措。

  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一系列密集部署推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就业这一最基本的民生高度关切、念兹在兹,全面开启新时代就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人社部党组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和学习领会中央文件要求结合起来,切实增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党组书记、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求是》等媒体发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宝贵经验》等学习体会文章;在中央党校举办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相关部委分管负责同志等人员参加的专题研讨班,带动全系统干部职工学深悟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各级人社部门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以深化就业机制体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坚持就业优先政策,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江苏将就业优先政策纳入宏观调控政策,强化产业、财税、外贸等政策对就业的支持,实现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山东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实施高质量就业“3+2行动”……各地人社部门发挥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领导协调机制作用,积极推进就业政策与各方面政策协同联动。

  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就业局势实现总体稳定。今年以来,再次推出一揽子援企稳岗政策,延续实施1%的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收失业保险费1309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802亿元;继续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向26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资金204亿元,惠及职工5605万人;重启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向17万户企业发放9亿元,惠及62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延续实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向219万人次劳动者发放技能提升补贴36亿元。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破解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人社部门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加强招聘需求分析,及时发布急需紧缺职业需求目录,强化供需对接;支持劳动者技能就业、企业技能转型,向农民工等重点群体1200多万人发放职业培训补贴,15万人次企业新型学徒享受补贴政策;创新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培养使用的主体作用,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

  协作促就业,匠心树品牌。参展规模、品牌数量创历史新高,2024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推动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促进更多农民工实现技能就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天投出6份简历,很快就收到萧山一家公司offer。”日前,在浙江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技能型人才专场招聘会上,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毕业生小茹开心地说。

  稳住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这一年,人社部门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完善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打出系列“组合拳”——

  强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实施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为超200万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募集见习岗位132万个,选派4.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等工作;促进脱贫人口等农民工就业,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脱贫人口务工3296万人;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入职很顺利,岗位很符合我的需求,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都挺满意。”今年6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视频文创零工市场,30多岁的陈小敏万万没想到,轻而易举找到一份新媒体运营工作。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必然要求。这一年,设立北京、上海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区域中心,建立全国统一的“一库一平台”,“就业在线”平台联合25个省份开展直播带岗27场次,招聘求职跨地区服务跃上“云端”,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就业驿站”“就业之家”“零工市场”,使求职者畅享便捷高效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各地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等“10+N”品牌活动,组织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举办“中国创翼”创业大赛暨创业成果展示活动,开展“贷你创业”助力行动,实施《公共创业服务规范》行业标准,持续优化就业创业公共服务。

  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支撑。这一年,各地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就业行动,举办“国聘行动”“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等品牌活动,创新提供招聘对接、直播带岗、在线培训等专业服务,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效率。

  这一年,人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人力资源需求,提供招聘用工、人才引育等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就业促进和劳动者全面发展高效协同;会同中央网信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的通知》,优化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管理服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发布求职风险提示,为劳动者就业流动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

  一项项政策持续发力,一件件实事落地见效,在全国各级人社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之本愈发夯实。

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改革的深度,民生的温度。

  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延迟退休改革作出重大部署。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这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大改革。

  人社部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坚持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改革前行。各级人社部门“全国一盘棋”,全力以赴,协同配合,改革进展顺利。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这一年,人社部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制度成熟定型;各地人社部门多点发力,积极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实施3年以来,政策进一步统一规范,地区间基金结构性矛盾在制度层面得到解决,全国范围内统筹使用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更有保障,参保人员办理业务更加便捷。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惠及1.4亿人。

  4月1日,为切实解决工伤职工异地就医“就医垫资高、报销往返跑”等痛点问题,人社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印发文件,启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让工伤职工权益更有保障。

  今年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二十周年,工伤保险持续推进制度广覆盖,实现将有稳定劳动人事关系的职业人群都纳入制度保障的目标,参保人数超过3亿人;积极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试点群体总体应保尽保,参保人数突破1000万人。工伤保险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服务大局作用明显。

  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从“开门红”走向“满堂红”,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面建立。

  今年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十周年,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中央财政按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给予提标补助,下拨提标补助资金187亿元。四川、河北等14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中央提标基础上提高本地基础养老金标准。江西第一时间落实中央提标工作,43个县区自行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省级五连调、市县自主调”,“十四五”期间待遇水平“翻番”。

  小卡片,大民生。这一年,贯彻落实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关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

  积极落实就业与人力资源、社保服务、就医购药等应用场景,推动相关部门将政务服务、旅游观光、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发放等更多民生服务浓缩至社会保障卡,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线上线下融合的“一卡通”应用。截至11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88亿人,其中10.56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电子社保卡累计开通全国服务105项,属地服务千余项,提供服务170.5亿次。

  社保基金监管“棱角分明”“长牙带刺”。这一年,各级人社部门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筑牢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防控体系,强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织密扎牢社保基金安全网。健全基金安全监管制度,加强检查核查,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系统部署应用,推动社保信息系统全险种业务“大管控”建设,全面纠治基金“跑冒滴漏”。

  制度改革乘风破浪,社保覆盖由“广”向“全”历史性转变。截至11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6亿人、2.46亿人、3.04亿人,困难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成果持续巩固。

  谱写新时代人才强国华章

  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这一年,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表彰奖励选树宣传和服务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外国专家引进使用和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36金、9银、4铜和8个优胜奖,再次登顶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9月10日至15日,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取得历史最好成绩。2011年第41届世赛,中国首次出战仅获1银5优胜。从寂寂无名到独占鳌头,中国在世赛舞台屡创佳绩,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第二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各类技能大赛蓬勃开展,成为选拔人才和展示工匠精神的重要舞台,推动技能人才队伍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培养规模宏大的技能人才队伍,改革培养模式、评价方式势在必行。这一年,各级人社部门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公布103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在679所技工院校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培训工学一体化教师1.8万余人;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累计备案4万余家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4000余人。

  技能之光,照亮未来。这一年,引导企业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建立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及时发布不同岗位、不同技能等级的工资价位信息,引导企业合理确定和提高技能人才工资水平,激励和引导更多劳动者提升技能。

  12月18日,第一届武汉博士后“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圆满收官。从芯片研制到人工智能,从新能源到生物医药,一批“硬核”参赛项目向质而行、向新发力。

  博士后是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力量。这一年,全国人社系统广泛开展博士后创新创业活动,优化实施以“博新计划”为重点的国家资助博士后计划,资助培养4200多名优秀博士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博士后超1万人,全年新招收博士后近4万人,新设64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以往3天干的事情,现在1天就能完成,效果还能持续跟踪和评价。”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技术工程师李莹欣喜不已,他熟练运用数字技术远程掌握炼铁、炼钢等生产数据,推动生产流程优化升级。

  专业技术人才肩负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职责使命。这一年,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推动落实数字人才培育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高质量开展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选拔,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不断培育壮大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这一年,联合中央单位组织开展部级表彰,表彰2316个先进集体、4008名先进个人,对重大典型予以及时表彰;牵头建立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政策衔接、落实工作机制;组织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代表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庆典和休假活动,广泛开展走访慰问,传达党和国家对先进模范的关心关爱;持续推进先进模范事迹进机关、进校园,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外国专家是中外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纽带。这一年,一张“聚英卡”(Join in Card),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让“天下英才”在华工作生活“一卡通”行,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外国专家招待会、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第22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重大活动,持续优化实施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全面重启因公出国(境)培训工作,打造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强磁场”。

  推动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19日,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暨经验交流会胜利召开,表彰京东集团工会委员会等100个先进集体、徐冠巨等299名先进个人,凝聚奋进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进一步织密扎牢劳动者权益保障网,推动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格局,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不断提升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水平。

  5月,人社部进一步推动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各地坚持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边深化,创新工作方法如雨后春笋,构建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天津依托产业链供应链打造“和谐链”,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作为“起点星”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我国约有2亿灵活就业人员、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不仅是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更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人社部制定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和系列指引指南,不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相关政策制度,积极指导平台企业落实政策,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

  “感谢帮我要到3.7万元劳动报酬和赔偿款!”得益于“仲裁+工会”联合调解工作站“一站式”纠纷化解服务,福建厦门上班族郭先生连连道谢。

  和谐劳动关系,源头预防协商调解为先。这一年,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平台、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以及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大步向前,裁审衔接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各级人社部门不断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争议处理、行政指导和监察执法机制,强化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畅通劳动争议处理和举报投诉渠道,基层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一年,不断加大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力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谋划新时代农民工工作思路,提出具体举措;印发《关于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家政服务劳务对接行动,加强家政劳务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广泛开展走访慰问、人文关怀等送温暖活动,春节期间“点对点”运输农民工超100万人次。

  今年是《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颁布实施20周年。这一年,各级人社部门在工程建设领域实施“安薪行动”,推动工资支付保障各项制度全覆盖、实运转;组织开展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优化运行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充分发挥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作用,提速处置欠薪纠纷。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进的起点。全国人社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革创新,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全力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行稳致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人社力量!(游翀孙家琪)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路103号 邮编:110031
政策咨询电话:12333; 024-12345-1号键【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9 沈阳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辽ICP备14007410号-5 网站识别码:2101000012 辽公网安备21010502000341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